提到数学学习,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图形?算式?做题?分数?
与传统数学课堂上老师讲题,学生刷题,力求考试满分的教学模式不同,北京赫德小学部的数学组的老师们强调不刷题,不补课,更不鸡娃,我们的孩子们只需要每天在精彩趣味的课堂上,跟着老师们节奏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就可以建立起完整的数学的思维与兴趣,这可比只关注分数要重要得多。在赫德,学好数学是一件简单又快乐的事情。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赫德小学部的数学课堂,看我们如何打破传统数学学习模式,全方位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能力与思维吧!
数学
不仅仅是数字与公式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我们推开任意一间赫德小学部数学教室的门,瞬间就会被其中欢乐又认真的氛围所吸引。孩子们兴致勃勃,热火朝天地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任务。
仔细看,孩子们根据年级的不同,被分配到的学习方式也都各不相同:异形拼图、手工房子、手工大桥、纸魔方、马赛克笔筒等等...五花八门,十分丰富。可是,做手工跟学数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这是北京赫德小学部数学组为各个年级的孩子们专门打造的趣味数学课堂活动。
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些手工,这可是老师们精挑细选的优质“教材”,可以全方位培养各个年龄段孩子们的数学能力。除此之外,孩子们还能在动手的过程中直观地了解平面与立体的关系,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等等。
可这些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往下看!
手还未动思考先行
当拿到各自手工任务的时候,我们发现不同性格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行动。
拿G1孩子们做的异形拼图举例,有的孩子会把拼图碎片一股脑地倒出来,三下五除二开始动手拼装;有的孩子则会先尝试判断整体的图案,再动手组装细节;还有的孩子还会尝试把众多的拼图按照不同的形状和图形分成小堆,再开始尝试依次拼贴。
这其中就反映了孩子们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学习习惯。
老师常常跟孩子们说:数学看不懂、做不对、学不会的根本原因,是脑子没有想明白。当孩子们拿到一道数学题时,在盲目动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这道题的本质是在考察什么。脑子想清楚了,答案自然而然也就浮出水面了。
于是,先前“马马虎虎”的孩子们发现自己虽然提前动手,但是完成速度却没有提前观察过的小朋友那么快。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学会了先动脑,再动手。想要完成一个任务,首先要把它看的明明白白。
数学启蒙阶段,不能一下子就让孩子们进入一个做题状态,如果不懂背后的道理,他们算多少题都没有用。老师们要做的是让孩子们理解问题背后的道理,然后逐步的掌握算法,再加以适量的练习,就会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缺乏专注力,也是孩子们学好数学道路上的拦路虎。
因为是异形拼图,每一块拼图的大小和图案都是不规则的,甚至是不完整的。这就需要孩子们有极强的专注力和很“尖”的眼睛。与此同时,孩子们还需要在拼图的过程中自己整理出一个逻辑顺序,这其中不能有遗漏,不能有替换,每一块拼图都需要在正确的位置上。
就这样,G1的孩子们一个个全神贯注地专注在自己的任务上。一块块小小的拼图,培养了孩子们无限的观察力、专注力、耐心以及思考能力。
培养空间想象力
秘诀在手指尖
学数学≠会做题。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中国小朋友学数学的优势,在于计算,而有关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则是一直有所欠缺。可是,数学是数与形的科学,既需要学习代数与逻辑,也需要学习空间与几何,二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想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看,G2的小娃娃们正在用“水晶”设计属于自己的笔筒。每一颗水晶从形状到颜色都各不相同,如何才能将它设计的既不杂乱又有美感呢?
孩子们先是认真地区分了手里拥有的“水晶”材料,看似密密麻麻非常多,但其实可以有效地进行分类:如果按照颜色区分,无非就是红橙黄绿蓝这几种颜色…若是按照形状区分就更简单了,只有小的正方形和大一点的三角形两种形状…等等,这时有孩子提出:“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又可以拼出一个更大的长方形”…“四个三角形可以做出来一个空心的正方形”...通过摆弄一颗颗“水晶”,孩子们的创造力被无限地激发,对于平面图形的理解也愈发深刻。
构思好了,接下来就是制作的时间了!孩子们非常仔细又耐心地将一颗颗“水晶”按照自己的设计粘贴在笔筒上。不知不觉进度过半,这时,问题又出现了:正面已经粘完了,那么背面呢?我想做一个对称的图案,还是做一个不一样的设计呢?
这些六七岁的孩子专注于自己手工设计,但其中暗含的许多关于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知识,已经在他们一次次主动思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在脑海中扎根了,静等在日后系统地学习中破图发芽。
G3孩子们的手工任务是搭建一个房子,孩子们需要根据平面的图纸,搭建出一个立体的房子。
起初,孩子们对于图纸和实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一些困惑,需要不断地试错和纠正。就在这时,杨校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孩子的进度居然已经过半。这个孩子平日里的数学计算并不突出,但是今天却在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上表现出了特殊的天分。“如果不是这堂课,这个孩子的天分不知道还要隐藏多久”,杨校说:“谁能说不会做题的孩子,就学不好数学?这个孩子等到将来学立体几何的时候,肯定如鱼得水”。
房子搭建好之后,老师又给孩子们出了“难题”:如果我们现在把立体的房子再变回到纸上,用三视图来表现,那么需要几个面才能将一个房子完整的表示出来?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前后左右四个面肯定都需要的!”“我认为俯视图也很重要啊!”
孩子们的思维在二维与三维的世界里不断地来回转化,最终落实在手指尖精细的操作上。动手能力,小朋友不是天生缺失,而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给孩子们这样的机会。
成功不是不犯错
而是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G4孩子们的手工任务难度更大,要求也更精细了。他们需要用许多宽度只有几毫米的材料,搭建出一个立体的桥,有三孔桥,有拉线桥,还有只用雪糕棍搭建的“自创”桥。
因为难度较大,即便孩子们一开始已经充分地了解了任务,制定了计划,也仔仔细细地反复操作,但还是无法避免问题的产生。例如,在搭建拉线桥的时候,有孩子进行到一半突然发现线的位置出现了偏差,如果拆掉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必会影响进度。
这时,孩子们开动脑筋:那我们不然“将错就错”下去,再将下面的线调换一下位置就好了。虽然没有完全按照图纸“施工”但是在不影响整座桥功能的前提下,还多了几分设计感。
有的时候,雪糕棍搭出来的桥总有些“晃晃悠悠”,不够结实,这该怎么办呢?孩子们通过分析发现:桥不稳定是因为结构问题,老师曾经讲过,三角形的结构是最稳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们快速地调整了搭建方案,将三角形应用于桥身的设计中。于是,一个既坚固又美观的手工桥就诞生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时候,学好数学并不是算对题,不犯错,而是拥有强大的逻辑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独
是计算更是逻辑
数独,一个看似简单却暗含逻辑和推理的经典数学游戏,出现在G5孩子们的数学课堂上。
数独的规则很简单,然而能一次将所有的数字都成功写出的可能性很低。有时,一些数字还极具迷惑性,由于数字不能重复填写的规则限制,孩子们经常推理过半才发现很早之前出现的错误,只得全部推翻再重新演算。
老师们也乐于看到孩子们一次次填写又一次次推翻自己的过程,找到错误的时候,往往就是接近真理的时候。
最后,老师带着孩子们总结数独填写的过程和规律,找出错误的原因,总结今后如何能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推理。这项古老的数学游戏收获了孩子们满满的喜爱。